佛本行经卷第六


大正藏第 04 册 No. 0193 佛本行经

佛本行经卷第六(一名佛本行赞传)

 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

  调达入地狱品第二十七

佛天师世祐,  身心俱清净;
愍众诣江浴,  着澡衣而立。
尔时佛世尊,  始入清流江;
犹如日天子,  在天华浴池。
如祠金刚柱,  妙宝以挍饰;
譬天刻镂师,  众相悉明备。
佛世尊身形,  妙好亦如是;
此皆宿善行,  工匠所为作。
百福德相备,  宿善所印明;
或如然妙指,  晃昱或如言。
以说本善行,  佛形相如是;
水陆空中虫,  莫不愕然观。
各自舍怨慊,  皆慈心相向;
悉不相茹食,  住目于佛相。
视之无厌足,  时佛告阿难:
“视此众生类,  皆共观佛相。
虽虫兽无慧,  不识别善恶;
观佛身相好,  如视镜中照,
已下善本种。”  阿难报佛言:
“唯然观调达,  燋然其身本。
释种子勤修,  学法能乘空;
为王阿阇世,  所事最上师。
受无极荣宠,  恭敬盛大器;
不审因何故,  欲变成恶器?”
时佛告阿难:  “广施博学问,
净行勤自守,  心怀恶行者,
是必不可保,  心恶习众恶;
忘失其善行,  自秽善根本。
愚人得荣禄,  甚以自庆喜;
但以招自杀,  犹如骡怀妊。
其以自消尽,  众善之根本;
无余一毛善,  可牵拔济出。
吾之爱众生,  慈加于一切;
投山入炽火,  救众苦危者。
不吝惜己身,  罗云是吾子;
调达山堆我,  是二等慈愍。”
不久于王舍,  恶行斗斛满;
调达得重病,  种种方便救。
尽呼其弟子:  “今可致我往;
诣摩竭国王,  是我旧亲友。”
于是诸弟子,  方便舁致往;
其舆三桄折,  堕地可膝伤。
更易坐一舆,  舆诣王宫门;
行道逢种种,  诸不祥徴应。
特牛吼来迎,  角抵地且行;
后脚跑地土,  扬尘坌辱之。
群乌于上鸣,  犹如人语声:
“今汝所图计,  终不以谐偶。”
到门即启王,  王命敕傍臣:
“恶人是地分,  复来相惑耶?
反以恶烧我,  又复还自烧;
如雹害万物,  已寻消化尽。
还致罪物去,  吾等不宜见;
此亲所不用,  众人所弃舍。
拒逆佛世尊,  为祀吉祥天;
若入无择狱,  恐连曳吾等。
其有敬重吾,  及自爱身者;
速逐使出朝,  恶复闻见是。
吾每叹佛德,  从天师求愿;
誓所生之处,  莫与恶友俱。”
侍臣敕朝师:  “速逐遣罪人。”
调达谄意思,  为饰诸弟子:
“如吾自思惟,  唯佛于吾亲;
能相济厄耳,  余无可恃者。
速致吾诣佛,  堕者还依本;
如坠因地起,  地故载育之。”
诸弟子谓之:  “师误失无限;
怀恶意向佛,  犯种种罪过。”
调达疑怖言:  “吾虽犯负佛;
不犯舍恶人,  善者故不怙。”
于是其弟子,  见师以如是;
畏调达之故,  便速舆出去。
震动王舍城,  众人大集观;
时催逐调达,  解所怀疑结。
见调达遭厄,  颜色甚憔悴;
每行恶不呰,  今乃获祸对。
如海船欲覆,  垂入摩竭口;
犹如大幢倾,  临坠强于地。
危譬屠家羊,  喻天福尽应;
调达危如是,  垂入死门口。
如日盖山荫,  渐速普覆地;
调达恶行荫,  追逐覆不置。
城中诸观人,  见其如是应;
各各转相谓,  若干异同群。
痛哉视世恶,  合偶卒永离;
何智当贡高,  于其恶生死。
此则是由来,  变现妭怪者;
令摩竭国王,  迷惑为逆恶。
每乘金宝车,  光曜如天帝;
将从状如天,  王趣出临观。
若来入宫时,  每现从空下;
所食之御厨,  吹五百烧器。
在阿阇世膝,  变已作婴儿;
现戏吮王唾,  王意终不厌。
王每常敬待,  谓之胜于佛;
游逐不停门,  一何可怜伤。
此今意退没,  怀苦惑无智;
欲往见世尊,  悔己过向佛。
今甚怀恼热,  躁扰自投掷;
不久于阿鼻,  当受诸苦痛。
或言情性恶,  或言用贵为;
不见佛受法,  及于贤圣众。
不自护己身,  亦不护余人;
学不虑今世,  亦不顾后世。
咄荣禄甚苦,  咄多求亦苦;
凡未见谛者,  无一可恃怙。
愚痴甚垢恶,  覆蔽一切眼;
爱着大苦痛,  普诳惑世间。
以虚遘向王,  怀慊烧坏人;
嫉佞侵损他,  恶如阎罗王。
宿对便来至,  以力强牵曳;
王不遣人助,  亦无来救者。
如为称悦人,  不虑已后时;
举价广轻用,  财债皆滋倍。
债主急迫切,  诸共衣费者;
皆驰弃藏避,  今停当独偿。
于是甚劳苦,  致到舍卫城;
舍卫城中人,  集会观调达。
男女诸大小,  空舍皆驰走;
大聚无央数,  随逐调达行。
人展转相谓:  “弊怨重地上,
每施恶于佛;  强颜而无惭,
云何欲见佛?”  中有覆面者,
损耗之积聚,  是不宜观见。
有甚惊悚者,  或悲怜伤之;
或悲叹堕泣,  或有默立视。
或有称叹佛,  慈心之功德;
故能含容受,  如是毒恶物。
其弟子劳疲,  小住顿息曰:
“是地之重担,  奈何堪胜之。”
适小停于地,  众人悉围绕;
死应之表识,  渐渐为之现。
斯须地震动,  响遍国界言:
“吾不胜恶人,  如觉悟世间。”
于是虚空中,  有大雷震动;
又有若干种,  可畏恶音响。
诸天告祇洹:  “恶行来在近;
故地动声云,  示其恶缘对,
不胜恶行者。”  阿难前白佛:
“云调达来至,  求欲见世尊。”
时佛以梵音,  而告阿难曰:
“调达罪厚重,  不能来见吾;
假随蓝风吹,  不能令动来。
正使龙索引,  龙绝不可动;
佛说决定言,  调达不见吾。”
即时战汗出,  颜色即变恶,
犹如金翅鸟,  欲搏食龙王;
为死所捉持,  战动不自止。
见阎王使召,  怖恐无所识;
地开如鱼口,  火塞满其中。
张口甚可畏,  如欲吞调达;
火炎拔如舌,  煜煜舐其身。
热火所缠綶,  牵曳向恶趣;
高举其两手,  大声呼称佛:
“呜呼天中天,  众生所恃怙;
每怀慈愍心,  于一切众生。
我愚虽过失,  仁善不改动;
如须弥山王,  风终不能摧。
慈爱无限量,  称世光见照;
若蒙尊晖晖,  冀待小停息。
以悟三千界,  梵音见告语;
缘是深妙声,  得脱地狱苦。
愿得佛世尊,  着足之尘土;
戴之于顶上,  或必有所济。
世尊不自来,  愿遣余弟子;
舍利弗目连,  迦叶阿那律。
幸趣遣此等,  唯弟贤阿难;
骨肉族不远,  如何便相舍。
兄弟相恼苦,  众僧亦复尔;
王以下群臣,  知识及宗亲。
余唯有恶对,  终不舍远我;
不得小动离,  如影随其形。”
人众满地上,  诸天塞虚空;
皆住观调达,  宛转毒痛中。
犹如两力士,  对共捔力斗;
宿对之力士,  众中擒调达。
天人同声唤:  “宠禄今安在;
善恶报彰显,  为火所牵曳。”
时无央数人,  悚然畏恶对;
佛尚不能救,  何况其余者。
称佛屈己礼,  彻骨自归命;
未及说半言,  便为火所缠。
火如璎珞像,  遍布其身体;
奄忽便没去,  如饿鱼所吞。
忽至无择狱,  于是鬼狱卒;
头然甚可畏,  力大身如山。
怀毒甚瞋恚,  捷疾寻来至;
如金鸟取龙,  共来接擎去。
以燃热铁索,  反缚其两臂;
牵曳骂数过,  将来启阎罗:
“此则是世间,  凶暴弊恶物;
怀慊嫉虚谄,  反戾逆正理。
记恶不反覆,  不慈勤为恶;
主求人长短,  无惭广结怨。
强专独权势,  耗乱越分理;
是法言非法,  非法言是法。
寂灭之川谷,  慧宝体充满;
佛之须弥山,  斯放石欲坏。
定意清净水,  贤圣众海渊;
本清澄且深,  此耗令扰浊。
无辜生怨杀,  莲花比丘尼;
拔尽善根本,  悉令无有余。
冥如野云雾,  众善日损缩;
喻之月垂竟,  消转尽晦闇。
积罪地所吞,  今至恶对口;
王宜处其罪,  罪重叵散放。”
王闻其所启,  求处当以法;
尽恚呵折之,  与决了言教:
“咄尔族姓贵,  乃为下贱事;
甘蔗王苗裔,  汝唐丧失之。
汝为狂迷耶,  乃作是大过;
垂饮翻甘露,  自吞其害毒。
为是反戾事,  欲啮吾杖乎?
欲吞天帝杵?  欲手持空耶?
汝为欲缚束,  躁动性散风;
将欲为是事,  故极意造恶。
汝欲以手掌,  障蔽佛日光;
复欲以一指,  举佛之须弥。
汝欲饮大海,  令竭无有余;
事至自牢强。”  语已呼狱卒,
便为所可作,  鬼卒大叫呼;
罪人皆大惊,  展转自谓言:
“行恶者今至,  缘是恶物故;
当益加我等,  若干种苦毒。”
都来趣会此,  共毒治恶物;
剥皮臼捣磨,  生脍而杀之,
消散其身体。  鬼卒如所说,
毒治令备悉,  逼见诸苦痛。
狱鬼以烧然,  铁括强括口;
洋铜灌其咽,  次啖烧铁丸。
都合诸地狱,  其中处楚毒;
就于无择中,  加害于调达。
无择狱烧治,  与罪人俱受;
调达私罪对,  响响竞来现。
大有金刚山,  炎出甚热炽;
堕调达头上,  令身碎如尘。
山如有识瞋,  恒自起自堕;
声似唱和言,  深策碎其骨。
罪人闻是声,  皆恐怖惊张;
奔波星散走,  无地可匿藏。
覆眼面拍地,  大呼相谓言:
“行恶一何剧,  令俱受毒痛。
恶者今来到,  负重剧殃对;
以是恶物故,  益我等痛怖。”
调达毒痛狂,  谓诸罪人言:
“毒痛普尔也,  于我独剧乎?”
狱中诸守鬼,  答骂调达言:
“且听弊恶物,  于短逆暴物。
一切智药光,  法宝慧众多;
佛十八岩谷,  慈悲之渊池。
佛山妙如是,  汝以山堆之;
以是殃罪故,  诸山雨汝上。”
自然金刚山,  雨调达头首;
山岩火燋杵,  淋雨无断绝。
锻其身碎末,  寻还生如故;
于是复叫呼,  惊动地狱中。
石象有百足,  譬一由延山,
黑如冥雾云,  疾逾劫尽风,
鸣吼如雷震;  调达见惊怖,
失声大叫呼,  便说是言曰:
“汝等何恶剧,  以象相逼迫;
来欲相怖死,  今来相践蹈。”
狱鬼问之曰:  “识践汝者不?
汝以象恐怖,  故罪象践汝。”
斯须复更有,  地狱铁身鬼;
形状大如山,  各负然铁杵。
譬方一由延,  来至调达所;
举五百铁杵,  次下调达上。
㨶碎调达身,  犹如小蚁虫;
狱鬼恚骂曰:  “是罪何足言?
汝碎得道人,  莲华女之首;
坐犯是罪殃,  杵今舂汝头。”
复有然铁车,  然炭以牛驾;
臂脚各系车,  分以为两分。
打车各自去,  分裂调达身;
车各分其身,  毒痛不可言。
狱鬼复骂曰:  “今始车裂汝,
分以为两分,  甫当裂汝身。
八十六千万,  汝坐诽圣众;
别以此两部,  故今裂汝身。”
调达叫声彻,  红华狱如向;
瞿和离识声,  寻便骂詈言:
“宁遭炽火烧,  若利剑中毒;
恶贼虺蟒蛇,  莫遇恶邪友。
施方便求助,  可脱斯诸祸;
恶友无方便,  致止宿地狱。”
以遭狱守鬼,  无逮解脱路;
四种之方便,  其术不复行。

捐名称譬,  如日竭水;  消众善行,
如火焚野。  伤智慧明,  犹花遇霜;
秽坏禁戒,  净意之香。

障蔽心之明,  犹月如遭蚀;
调达以友根,  于我为毒怨。
狱卒加毒治,  甚痛大叫呼;
调达识声闻,  瞿和离声耶?
鬼卒逆骂曰:  “地狱之火烬,
入他罪科中;  何须复问为?
缘汝恶友行,  强致绀花狱;
以邪反逆道,  堕堑受艰难。
汝为恶船师,  将导入洄澓;
长终始回旋,  永不知出路。”
调达怀痛曰:  “瞿和离已至,
我余诸亲友,  皆到地狱耶?
弊友一何剧,  导我至恶道;
以皆执随我,  来止宿地狱。”
佛弟子目连,  神足得自在;
慈愍三恶道,  行因见调达。
见王阿阇世,  王稽首敬礼,
尊目犍连足,  已便问之曰:
“承王恶道观,  唯师愿说之;
颇见恶调达,  受苦痛何类?”
目连答王言:  “调达之所受,
苦痛甚兼备,  难可仓卒陈。
有八大地狱,  狱有十六城;
百二十八狱,  合此诸楚痛。
独一阿鼻痛,  喻此诸狱苦;
苦无须臾安,  故名无择狱。
受苦甚弊恶,  毒痛重余者;
又偿私别罪,  终无休息时。
十六盛火炎,  缠绕其身体;
为诸苦痛箭,  所射之准的。”
如尔时阎王,  具责数调达;
狱卒重骂詈,  悉以向王说。
王闻心悚然,  举体衣毛竖;
惊意向目连,  叉手而倾屈。
王心即时萎,  如花如狱火;
目泪交其面,  譬芙蓉得雨。
怀恐怖且悲,  向于目犍连;
自责己由来,  所作之不善。
咄心可知惭,  免难远恶友;
今悔策千万,  如策进良马。
意譬如麻油,  值香则便香;
得臭则受臭,  汝心亦复然。
目连告王曰:  “觉悔最第一;
悔责病津液,  佛良医能愈。”
王闻其告教,  甚怖畏地狱;
唯恃赖于佛,  如病归良医。
敕立宝楼观,  挍以众琦妙;
如天善法殿,  四宝为栏楯。
四方宝梯陛,  四方四浴池;
以四宝为花,  种种微妙好。
于上饰宝树,  诸王尽技巧;
法忉利释宫,  如天昼度树。
于下设高座,  如忉利天帝;
右昼度树下,  释之大御座。
王请佛至宫,  佛出如日现;
奋千妙光明,  王躬自出迎。
四宝幢盖幡,  花香众𠆸乐;
种种奇妙珍,  敬意奉迎佛。
即时普震击,  二十亿众鼓;
天人普散花,  如雨遍覆地。
佛即时来至,  上殿坐高座;
犹如梵天音,  处第一梵宫。
王无量敬意,  形容甚微妙;
犹如日宫殿,  处在须弥侧。
手执金澡瓶,  以手灌佛手;
如来敷藕花,  相轮皎然明。
王手奉肴馔,  百味甘饭食;
其香洁清净,  如天善施食。
佛与诸弟子,  饭食已毕讫;
澡漱手涤钵,  清净如佛意。
楼观殿高显,  人众亿无数;
如诸天观佛,  于昼度树宫。
天帝怀愁惨,  与诸天俱来;
自观当降神,  受形于驴胎。
王怀惨犹如,  谛见地狱苦;
摩竭大国王,  与诸婇女俱。
服饰甚绮丽,  晃煜如云电;
翼从王而来,  敬意稽首佛。
或持杂宝花,  或持金银花;
金粟或银粟,  种种杂珍宝。
又复有诸女,  手执金银器;
皆盛满泽香,  及吉祥宝瓶。
以杂名香汁,  洒地令掩尘;
若干杂色花,  散普遍覆地。
以诸名衣服,  杂宝之璎珞;
皆脱以惠施,  地成大积聚。
王与大众人,  身投于佛前:
“佛慈护众生,  愿垂覆恶类。”
佛见诸天人,  心皆怀悚然;
大众数亿千,  皆愿欲得度。
即时为之说,  微妙深法要;
四谛之甘露,  解脱决定法。
有六亿众生,  解谛见道迹;
余无数众生,  皆发大道意。

佛本行经现乳哺品第二十八

佛以入无为,  灭身诸苦痛;
与无著弟子,  出妙维耶离。
行历诸村落,  安详以次第;
觉悟众生类,  令植善德本。
为无数众生,  显露宿善行;
度脱无央数,  令服甘露味。
次至成有城,  力士所生土;
与诸弟子俱,  止宿其土界。
去彼土不远,  拘夷那竭城;
城门中有山,  五百力士集。
还共论议言:  “是山妨城门,
共合力举徙,  显我等盛力。
后世流名称,  驰周遍四方;
精勤力备具,  无有断绝时。”
议已便共出,  将象青牛马;
拖材木绳索,  共行诣山下。
设若干方便,  系山于畜颈;
各手引绳索,  以材木捩撮。
皆共举声嚾,  同一时出力;
大声震一国,  不能动摇山。
佛将弟子众,  行次至其所;
诸力士见佛,  金色之光明。
霍如千日出,  妙相三十二;
见佛怀喜踊,  舍山往行诣。
敬意礼佛足,  右绕三匝已;
佛因问之曰:  “诸壮士何故?
聚会在此也。”  同共白佛言:
“我等生土地,  种类号力士,
是山妨城门,  吾等共集议。
欲移徙是山,  令城门道平,
流名于后世,  显示力士力。
故牵致象畜,  及自竭其力,
尽大方便势,  山永不可动。”
佛与大众俱,  行往诣其下。
捡摄其衣服,  以左手举山;
置于右手中,  便挑掷虚空。
乃上至梵天,  山中声出言:
“世间皆无常,  诸法皆无我,
唯无为灭苦。”  山从上来下,
还住佛右掌,  佛以口气吹,
皆令碎为尘,  又还收合聚;
还复如本山,  徙之着余方。
于是诸力士,  见世尊大士;
心喜踊无量,  举身毛衣竖。
加敬意于佛,  皆前礼佛足;
长跪叉手言:  “唯然天中天!
向者所用力,  为是乳哺力?
是神足力者?  是道定力乎?”
佛告诸壮士,  谛听受所言:
“吾左手取山,  置于右手中;
掷虚空中者,  是吾乳哺力。
乃上至梵天,  山中有声出:
‘一切世无常,  一切皆无我,
独无为灭苦。’”  又重叉手白:
“唯愿天中天,  劳神重敷演;
父母乳哺力,  畅达其限量。”
告诸力士曰:  “汝等必欲闻,
佛乳哺力耶?”  对曰:“唯愿闻,
世尊乳哺力。”  佛言:“乐者听,
十凡牛之力,  等一青牛力;
十青牛之力,  等一牦牛力;
十牦牛之力,  等独角牛力;
十独角牛力,  等一凡象力;
十凡象之力,  等一数生象;
十数生象力,  等一左象力;
十左象之力,  等一音象力;
如十音象力,  等大德象力;
十大德象力,  等一杵牙象;
十杵牙象力,  等一龙象力;
如十龙象力,  等广肩力士;
十广肩力士,  等一天节力;
十天节力士,  等一士乘天;
士三百二十,  等佛一指节,
父母乳哺力。  佛之乳哺力,
其喻状如是。  已过去诸佛,
及诸当来佛,  如吾今现在,
一切皆平等。  等音声等称,
等量等相好,  等福等报应,
等觉等智慧,  等戒等定意;
唯二事不等,  形体及寿命。”
尔时诸力士,  稽首礼佛足;
叉手白佛言:  “今已见世尊,
父母乳哺力。  愿垂愍劳神,
颁宣敷演说,  佛功德福力。”
佛告诸力士:  “乐闻者谛听。”
“唯然乐欲闻。”  佛告诸力士:
“普一阎浮提,  众生福德力;
以比一方城,  力转轮圣王。
善本福德力,  百倍及千倍,
万倍巨亿倍,  不得相比喻。
二方转轮王,  三方转轮王,
四方转轮王;  一方铁轮现,
二方铜轮现,  三方银轮现,
四方金轮现;  轮具有千辐,
七宝杂错厕,  照然明如日。
二方福祐力,  喻所倍如前;
三方王福力,  亦喻其所领;
四方王福力,  喻所领众生。
众生福德力,  百倍千万倍;
计其功德力,  终不可为喻。
假令四方域,  一切众生类;
皆为转轮王,  合此福德力。
以比四天王,  所有功德力;
百千巨亿万,  终不得为喻。
普四王天人,  皆为四天王;
以比天帝释,  所有福德力,
百千万巨亿,  不得为譬喻。
忉利诸天人,  德如天帝释;
不比焰天王,  所有功德力;
百千万巨亿,  不可相比喻。
假令焰天人,  如焰天王福;
不比家天王,  所有福德力。
令兜术天人,  德如其王力;
不比乐化天,  王之功德力。
使乐化天人,  德如乐化王;
不比化应声,  天王福德力。
化应声天人,  德力如天王;
不比第一梵,  所有功德力。
假令诸梵天,  如第一梵力;
不及大梵天,  所有福德力,
百千万巨亿,  不得为譬喻。
假令大梵王,  无数不可计;
不比一缘觉,  所有功德力,
百千万巨亿,  不仿佛为喻。
三千大千界,  所有众生类,
德力如缘觉;  不比一菩萨,
所有福德力。  十方众生类,
皆使为菩萨,  福德力具足;
不得佛一相,  所有功德力,
百千万亿亿,  不可以为喻。
其过去诸佛,  及甫当来者;
又吾今现在,  德力皆平等。
等音等称量,  等相等福德;
等诸报应法,  唯形寿不等。”
时诸力士等,  稽首礼佛足;
长跪叉手言:

“唯然天中天,  已见乳哺力;
具闻福德力;  唯愿重闻听,
佛之智慧力。”

佛告诸力士:  “乐者静心听;
今当具畅说,  佛之智慧力。
此阎浮提地,  广七千由延,
地形有三角。  西方瞿耶尼,
广八千由延,  其地形方正。
东方弗于逮,  广九千由延,
地形如月减。  北方郁单越,
广纵万由延,  地形如月满。
其此四方域,  诸生草树木;
尽以用作笔;  大海所有水,
深广长三百,  三十六万里;
以水和书墨,  须弥山入地,
下至金刚际,  亦复有三百,
三十六万里;  齐水以上现,
亦复有三百,  三十六万里;
四方四宝成,  北方以黄金,
东方以白银,  南方绀琉璃,
西方以水精,  犹如须弥山,
皆使为素帛,  书尽树木笔,
尽竭诸海水,  遍书此素帛,
不尽一弟子,  舍利弗智慧。
日月明所照,  如是千国土,
千日及千月,  千四方土域;
千东西南北,  千须弥山王,
及千四天王,  千忉利帝天,
千兜率天王,  千诸炎天王,
千乐化天王,  千化自在天,
及千诸天王,  是名千世界。
如是千世界,  是名曰小千;
千千小千界,  名第二中千。
如第二中千,  其数满千千;
以是故名曰,  三千大千界。
假令此三千,  大千千世界;
所有众生类,  慧如舍利弗。
以比佛智慧,  百倍及千倍,
万万巨亿倍;  无可计为喻,
佛慧力如是。

“已过去诸佛,  及甫当兴者;
如吾今现在,  一切皆平等。
等音等称量,  等德等相好,
及等诸报应。”  尔时诸力士,
重稽首佛足,  叉手白佛言:
“唯然天中天,  已见乳哺力,
闻功德慧力;  唯愿垂解说,
佛神足之力。”  佛告诸力士:
“乐闻者静听。”  “唯然愿听受。”
佛谓诸壮士:  “昔有谷勇贵,
人民皆饥饿,  诸弟子乞求,
不能自存活,  坐禅意不定,
不能遵修善。  时弟子目连,
便来诣吾所,  稽首佛足已,
却于一面坐,  叉手白佛言:
‘忆昔从佛闻,  是地皆可食。
众生薄福故,  地肥下沉入;
砾石沙咸出,  如我今谛知。
地肥故在下,  众生可怜愍;
今欲取此地,  反上以着下,
反下以着上。’  吾时呵目连:
‘莫劳动为此,  是众生前世,
不修众善本;  无有是功德;
应食此地肥。’  弟子目揵连,
能以左手举,  三千世界地;
置于右掌中,  擎着他世界。
一切众生类,  无有觉知者,
亦不怀恐怖。  如是三千土,
大千之世界,  此三千世界,
满中众生类,  神力如目连;
比佛身神力,  百千万巨亿,
终不得相喻。  使十方众生,
神力如缘觉,  诸弟子神力,
并佛身神力;  以比佛意力,
百千万亿倍,  无量不可计;
终不得为喻。”  尔时诸力士,
稽首礼佛足,  叉手白佛言:
“唯然天中天,  已见乳哺力,
福慧神足力,  唯说定意力,
解畅其境界。”  佛告诸力士:
“乐闻者静听。”  “唯然当听受。”
佛告诸力士:  “须弥四方域,
诸龙上升天;  同时降暴雨,
周遍四天下。  是四方大水,
皆流入大海;  佛皆别识知,
是诸雨水渧,  初堕某方域,
某方某村落,  某家某园田;
某树某枝叶,  某花某果实。
因流来入海,  此四方大域,
一切所有水;  佛之定意力,
悉能分别知,  诸水渧原由,
所从来方面,  是为佛定意。
微妙之神力,  前已过去佛,
甫当兴世者,  吾今现说法;
一切皆平等,  等音等称量,
等德等相好,  等诸报应法;
唯二事不等,  形体及寿命。
何故二不等?  世人寿长时,
人形体长大;  佛亦顺世俗,
寿长形体大。  末世人寿短,
形体丑短小;  佛亦随世俗,
寿短形体小。  以故诸佛兴,
以二事不等。”  佛告诸力士:
“吾已为汝等,  颁宣具解说。
佛之乳哺力,  福德智慧力,
神足定意力,  是所说诸力。
当于今暮夜,  为无常大力,
所击坏碎灭。  如是诸人等,
世间归无常;  一切有形类,
皆当归别离。  坏散灭亡法,
生者归于死,  成者必当败,
合者有别离,  聚者当各散,
立者必倾堕。”  佛为诸力士,
因说要偈言:  “有为归无常,
兴起归尽法;  诸兴衰自然,
勤求寂灭安。  有为归无常,
兴起归尽法;  佛最第一尊,
寿亦有终尽。  于是短寿命,
如梦忽便过;  自纵不勤学,
是愚可愍伤。  譬如山水峻,
速往终不返;  人命亦如是,
逝者不复还。  如弓之遣箭,
已逝不中返;  人命犹如此,
去者不复还。  众苦苦起原,
当勤求灭苦;  觉八贤圣路,
致吉服甘露。”  时佛说是已,
三千大千界,  地六返震动;
无数兆垓天,  忽舍其宫殿,
测塞虚空中;  雨诸天华香,
末金银栴檀;  诸天鼓妓乐,
梵天礼佛足,  叉手于佛前,
因说此偈言:  “诸佛难值见,
正觉意难有;  如花优昙钵,
佛又难于此。  勇健趋难遇,
人上释师子;  与诸天人众,
今故叉手礼。”  于时天帝释,
便前礼佛足;  长跪于佛前,
因说是颂言:  “令我得眼净,
照曜于法炬;  闭塞邪趣门,
不畏堕恶路。  大慈世之师,
因愍伤众生;  故与诸天众,
于前叉手礼。”  时六万诸天,
见谛得道迹;  礼佛绕三匝,
忽还归天宫。  时大会众人,
归命于三尊,  佛法贤圣众。
尽毕其寿命,  奉戒修十善;
离着出家学,  受戒为沙门;
见谛证沟港,  往还不还道。
或成无著真,  或发缘觉乘;
发大道意者,  无限不可量。
又有众生类,  未曾有善本,
始初发道意。  无央数众生,
勤摄身口心;  念佛天人师,
今当就无为。  已见大恐惧,
人身甚难得;  其行离众苦,
犹救头上火。  因此行众善,
勤行无懈惓;  免离众苦恼,
逮无为清凉。

佛本行经卷第六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